欢迎访问nba下注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The announcement
您当前所在位置: nba下注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新闻网讯 近日,《中国会计报》8月21日第6版“政府会计”发表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艳丽教授文章《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提升高校财务治理能力》。文章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更是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强调,以业财融合理念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注重预算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预算与绩效管理信息的同步有效性。

    《中国会计报》是由财政部委托中国财经报社主办的全国唯一财会专业报纸,文章得到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课题研究项目支持。

    全文如下: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更是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以业财融合理念为导向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单位要“树立业务和财务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实施本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

    一是要以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为契机,全面树立业财融合的绩效管理理念。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财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度更高,财务管理的重心从核算反映型向决策支持型转变。结合国家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高校需要建立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制,改变重编制、轻管理的现状,充分挖掘财务数据价值,实现学校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是要以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推动高校建立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新模式。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推进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是国家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重心也应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三是要以业财融合促进财务人员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财务人员不再仅是对业务活动进行事后核算和监督,还应该通过参与业务活动预算的编制,把关财政政策的落实,与业务人员共同研判业务事项预期绩效,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绩效监控,组织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这也对财务人员综合能力提出新要求。

    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设立科学的预算绩效指标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基础。由于高校预算绩效制度实施时间较短,绩效指标体系尚在逐步的探索和建设中,需不断补充和完善。

    第一,通过实践不断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高校资金来源广、用途多,不同院校、学科和项目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同一类资金的使用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绩效指标体系,使之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对绩效指标的实践论证,逐步形成覆盖专项支出、基本支出等各种支出,符合绩效目标,突出项目特色,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绩效指标动态体系。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不仅可使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还能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通过理论创新不断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高校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的同时,还应继续坚持理论创新研究,用国际和国内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绩效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同时,还要加强评分标准值和指标权重研究,形成体现不同性质院校、不同学科、不同项目等各有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权重分值,从而形成体现关联性、重要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的指标体系。

    第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使预算绩效指标更具可操作性。高校构建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主要是为了通过该体系明确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社会满意度。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确立,要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以及各院系、部门的职责任务相适应。因此,预算绩效指标要动态调整与深化,要明确指标的层级和评价标准,按照清晰、经济、高效和可测量的原则,提高绩效指标测度质量,发挥绩效指标及其考核评价的应有作用。

    注重预算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目前已基本形成“编制时有绩效目标——执行时有绩效监控——完成时有绩效评价——评价后有结果反馈——反馈后有应用”的机制。但从实际来看,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和运用是当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建章立制推动运用。

    ——探索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主体,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方式。在绩效自评中,在积极发挥高校主体作用的同时,探索引入外部评价,不断增强绩效管理的智力支撑。要逐步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多种绩效评价方式,建立具有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共建共享,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与权威。

    ——通过构建绩效评价应用体系推动绩效管理体系的形成。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根据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相应调整本年度预算安排。要通过资金的执行、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判断资金投入与产出、质量、数量等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考核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监控、考核及评价,增强高校各管理层和人员的绩效观念与责任意识,共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绩效激励与约束,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建立绩效预算激励机制,从激励员工的角度保证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建立完善问责机制,对预算执行中未能很好实现绩效目标或造成损失的,应予追责。特别是要将学校预算绩效与教职工个人绩效工资相关联,从而增强相关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紧迫感,形成全员参与绩效管理的新局面。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当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表现在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相互脱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管理流程的有机镶嵌,极大提升预算管理信息与绩效管理信息的同步有效性,从而降低预算绩效管理成本,使预算绩效管理更加高效。

    首先,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运行监控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预算审批、分配和执行的全过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为资金使用的监控和资金产出及结果进行动态反馈。

    其次,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绩效评价。在传统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中,往往是在项目实施之前进行预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中期监控,在项目实施完毕之后进行总体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管理的数据信息系统和平台能实时反映预算绩效管理的每一个步骤和流程,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成果进行评价。今后,要更加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这项工作。

    再其次,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运行预警。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实时监督和反映管理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预警机制,对发生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及时预警提示,同时发出整改通知,为预算执行情况提供实时参考数据。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完成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双重监控。

    最后,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绩效评价应用。绩效评价和结果的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现动态预算循环的重要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反馈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并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和分析,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效果,也为提升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此外,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分配中的有效运用,可促使预算分配从主观决策变为以数据为依据、更科学的决策方式。

    上一篇:郭广生检查调研学校迎新准备工作并召开协调会

    下一篇:统筹部署,确保工期,持续推进丰台校区建设——全体校领导实地察看丰台校区建设情况